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新北市新店, Taiwan
老來蟄居於離水岸不遠的鄉居,傍晚常於新店溪畔迤邐而行,"晝伏而暮出",可稱「蟄居老叟」。

和美山遠眺碧潭

和美山遠眺碧潭

2020/08/28

陽台上的驚奇

         今年初春,將去年收成的絲瓜種子浸潤萌發後,選了四株幼苗移植到花盆裡,到了仲夏,絲瓜逐漸茂盛,枝葉爬滿陽台欄杆,不久就綻放出朵朵黃花,先是雄花,再現雌花。花開時節,許多大小蜂類在枝葉花朵間來回穿梭,忙著採蜜,好不熱鬧。花開花謝,小小的幼果逐漸長大,體態婀娜,一兩個星期就長得碩大,掛在欄杆旁,青翠欲滴,引人垂涎。我和每天晨昏定省,細心呵護,熟後剪來烹煮,鮮美清甜直勝山珍海味。

就在八月暮夏的一個酷暑天,一如往常起早給花草澆水,赫然發現一隻綠色「大螳螂(枯葉大刀螳)」就停在翠綠的絲瓜花葉間,轉動小小的三角頭,頂著兩隻凸出的大眼,斜斜凝視著我,似在打量我這龐然大物是不是牠的"",真是有夠令人驚奇的!牠在絲瓜枝葉間躑躅爬行了兩三天之後,在某一天就悄然不見蹤影,沒有揮別,沒留下絲毫雪泥鴻爪,令人惆悵!

枯葉大刀螳屬於大型螳螂,又稱"大螳螂",屬昆蟲綱(Insecta)、螳螂目(Mantodea)、螳科(Mantidae)、大刀螳屬(Tenodera)。主要分布於平地和低海拔山區,身體細長,具有體色多型性(body-color polymorphism),亦即體色因個體的不同而異,最常見的是綠色和褐色以及介於綠褐之間的淺層色。成年的大螳螂體長可達約7~9 cm,雌螳螂體型較大,雄螳螂體型相對較小。

大螳螂是肉食性昆蟲,常見的小型昆蟲都是牠的捕食對象。螳螂不但會捕食獵物,也會捕食其他螳螂,大吃小,強食弱,是「同類互食」的昆蟲。雌螳螂與雄螳螂交配時,還會吃掉雄螳螂以補充產卵所需的營養,這種現象稱為「性食(sexual cannibalism)」。

大螳螂的頭部呈倒三角形,活動十分靈活。頭部兩側各有一個凸出的大複眼,複眼由許多小眼組成,主要功能為判斷獵物的大小和移動速度,在捕食獵物和逃避天敵上非常重要。兩複眼之間有3個小單眼,主要功能為判斷距離的遠近和感應光線的強弱。當天色漸暗時,複眼會隨光線的變弱而變暗黑,以加強視覺,因而螳螂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活動自如。複眼上各有一個明顯的小黑點,狀似「瞳孔」,故稱「偽瞳孔」。此外,頭部還有一對細細的節狀觸角和咀嚼式口器。

胸部細長,上有一對發達的「捕捉足」(第一對腳),是捕捉獵物的利器。「捕捉足」的基節很長,捕捉獵物時會向前伸展;腿節和脛節形如鎌刀,內側具有大小不一的銳利排刺,可將獵物牢牢夾住;最末端的跗節主要功能是步行。

腹部大而軟,有節,其上有另兩對腳;母螳螂的腹部比較大,相對的雄螳螂腹部較瘦。腹部上方有一對飛行翅交互覆蓋,另有一對摺疊狀內翅藏於上翅下方,飛行時展開,停止時又收入上翅內,翅緣通常是綠色或黃綠色。

大螳螂的發育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:卵(螵蛸或卵囊) 若蟲(幼螳) 成蟲(螳螂),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。雌螳螂在交配後即產卵,分泌一種海綿狀的物質包住卵,沾黏在植物的枝葉上,稱為「螵蛸」。卵孵化後,幼螳經7~9次蛻皮轉變為成蟲。幼螳的外形和長相雖與成蟲相似,但幼螳沒有翅,只有小小的「翅芽」(尚未生長成熟的翅稱為「翅芽」),緊貼在胸部的背面兩側。

˙參考資料:

李季篤。 螳螂二三事。親親文化發現自然系列,2012.1月。

吳春美、章加寶。認識自然界的天敵昆蟲─螳螂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,苗栗區農業專訊第5 (1999.03.)

蟄居老叟@於科芬園 (2020.08.28.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絲瓜雌花


   正開花的絲瓜雌花


    正開花的絲瓜雌花


           花謝後,小小的幼果逐漸長大,體態婀娜



  一兩個星期就長得碩大,掛在欄杆旁,青翠欲滴,引人垂涎。


  一隻綠色「大螳螂(枯葉大刀螳)」就停在翠綠的絲瓜花葉間


  大螳螂體長可達約7~9 cm,體色為綠色。



  大螳螂的頭部呈倒三角形,頭部兩側各有一個凸出的大複眼




2020/07/24

野談建構論(Constructivism)的學習觀


野談建構論(Constructivism)的學習觀
前記:疏離舌耕十餘載,以蟄居鄉野之心恣意論黌門,故稱「野談」。
在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常可發現,有些學生固然很容易的一學就會,不過也有一些學生,不管老師怎麼講解,也不管解說幾遍,就是沒有辦法真正參透理解該習得的概念知識。科學學得好的人,譬如科學家,常會說:「科學很簡單,老師一教我就懂了!」其實,這樣「推己及人」的思考並不可靠,因為人有高矮、胖瘦、聰愚,個體之間差異甚大,尤其每一個人的生活經驗大不相同,對物象的看法和想法各異,在面對或學習新的事物時便難免難易互見,所以才有所謂「因材施教」的說法。那麼為何同樣的老師,同樣的教材,有些學生一學就會,而有些學生卻老是學不會呢?關鍵在哪?
近代的教育研究,在教學與學習理論和教學實務結合方面已有不錯的進展,這些研究成果轉化到教學現場後,教學活動設計便有了比較堅實的學習理論做基礎,而能更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。因此,身為科學教師,假若能習練各種科學學習理論,並試著將學習理論融入教學實務,當可有效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效益。不過學習理論可是各家爭鳴,論述各異,我們又該如何判斷應採行哪一種學習理論比較合宜呢?
在近代諸多闡釋學習者如何學習科學的理論中,我個人比較欣賞的是「建構論(Constructivism)」的學習觀。一般傳統的觀念認為:科學知識是客觀的,這些客觀的科學知識可以在適當的環境(譬如學校、書籍、傳播媒體等),經由一般的語文、實作或其他媒介來傳輸(譬如教學、學習、模仿等),因此在學校裡,老師的責任是將"客觀的科學知識",經由適當的教學活動傳輸(或灌輸)給學生。幾百年來,學校(學堂)的教學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實施的,但是,這樣的教學(學習)效果究竟如何?除了考試(評量)"表現(分數)"之外,學習者是否真正習得科學知識,就少有人關注了!
然而就「建構論」而言,在知識的世界(領域)裡,並無所謂的眾人共享的客觀真理(reality)(即正確知識)存在。就個體而言,科學知識和概念架構(conceptual framework)都是暫時的,會不斷的改變(成長),當然也就稱不上是客觀的真理了。因此,「建構論」的學習觀強調知識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(譬如經由灌輸),而是具有認知能力的個體「主動建構」而得,所以學習是一種主動建構的過程。亦即,知識無法經由被動的灌輸來傳輸,學習者(學生)必須以其既有的「概念架構」為基礎,經由主動建構的過程才能獲得知識。也由於學生的學習並非被動的接受,因而有時便可能產生「教師教得很好,但學生卻沒學會」的現象。因此,教學的真義應該是在經由教學活動設計,有效的幫助學生建構知識,而不是傳輸知識。
已故的(2005.12.)美國卡通漫畫家Bud Blake所繪的連環卡通漫畫中,有一段卡通人物Punkinhead和他的兄弟Tiger以及他們的狗Stripe的故事我教Stripe如何吹口哨,就對剖析「教與學」的真義,極具啟發性!
卡通漫畫家Bud Blake所繪的連環卡通漫畫
教師可以教得很好,但學生卻沒學會。
「建構論」的另一個論點是:學習者(學生)在接受教學之前,並不是一塊空白石板(blank slate),教師想刻上什麼就刻上什麼;亦即,學習者心智之中對於科學物象、概念、原理等並非沒有想法(概念),相反的,他們都已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對物象的解釋,已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概念(conception)來詮釋當下的所見所聞,這個在受教之前就已經存在的「概念(conception)」稱為「先存概念(preconceptions)」或「先前概念/知識(prior conceptions/ knowledge)」。
因此,科學學習有時候並不像「邏輯實證論(Logical Positivism)」所主張的「經由客觀的觀察和實證發現真理」,而是學生以其既有的「想法為基礎,來認識、理解要學習的科學知識的過程。
假若你相信這個理論,就意味著教學必須以學生的先存概念為起點,藉由特別設計的教學和學習活動,提供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情境,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知識,促進學生同化(assimilate)新的知識(概念),以促成概念改變(conceptual change)。所以教師們的挑戰是要如何設計適當的教學策略,以促進學生改變其既有的想法(概念架構),接納新的科學知識,形成新的想法(概念架構)。因此,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,教師的任務應該是幫助學生發掘潛能和性向,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因為有興趣才有學習動機,有動機就會主動學習,而能主動學習就能主動建構知識,達到科學學習的目標。總括而言,Instruction is about helping students how to think, not what to think
蟄居老叟@科芬園 (2020.07.22.)


2020/06/30

說三道四話統計—相關分析(correlation analysis)


雖是已退休多年,但仍不時有昔日學生捎來一些「難題」,測試我這蟄居老叟是不是還心清腦明,看來科學的進展雖是驚人,但是「難題」的困擾卻仍舊"守恆"得很呵!這次就先來話說"correlation coefficient"的「結」吧!
當研究者要比較兩組或三組以上樣本的「平均數(mean)」是否有顯著差異時,一般都會用t-test ANOVA和「事後比較檢定(post hoc test)」進行多重比較(multiple comparisons)來檢定,檢定結果則以p值是否小於選定的顯著水準(p0.05)來判斷;若p值小於0.05顯著水準,就標記一個星號(*),表示平均數之間有"顯著"差異;若p值小於0.010.001顯著水準,則分別標記二個星號(**)或三個星號(***),表示平均數之間有"極顯著"差異。
上面的統計分析方法大家都懂也都會用,於是許多研究者就「舉一反三」,於進行積差相關(Pearson product-moment correlation)統計來探討兩個變項的線性關係時,計算出相關係數(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, r)後,也依樣畫葫蘆,查一下顯著性,然後在研究報告的統計結果分析表上,達顯著水準r值,分別標記星號(*)(**)(***),並加上*p<0.05, **p<0.01, ***p<0.001*顯著,**極為顯著,***非常顯著〉的註記。雖然這是許多研究者常用之表達"相關(correlation)"統計分析結果的方式,但是這樣做,你有沒有發現,在同一論文中,有可能r=0.44,標註p0.05r=0.21,卻標註p0.01,亦即較大的r是「顯著」,較小的r卻是「極為顯著」,你不覺得很奇怪嗎?
相關係數(r)上標註星號(*)(**)(***),加上*p<0.05**p<0.01***p<0.001有必要嗎?這樣做代表什麼意義?有沒有比較合宜的詮釋方式?這是一項頗值得仔細思量的議題
每一種統計方法都有其基本假定和應用的情境與竅門,做為一位研究者,雖然你不一定要是統計專家,但至少應該要知道這些基本假定和應用的情境,才不會誤用統計方法,甚至錯誤的解釋統計結果。下面就列出一些在進行「相關分析(correlation analysis)」時,值得深思討論的議題。
1. 「相關分析」是用來檢驗兩個變項之間是否有線性關係的統計方法,那麼相關係數(r)α=0.05 (0.01, 0.001)顯著水準是什麼意思?
研究生通常都不太會深入思索這個問題,因為用電腦跑SPSSSAS很方便,分析結果就在"十指"之間,只要將結果抄下來就好,該思考的問題,套裝軟體都幫你想好了,於是軟體的使用者就愈來愈不需要想以致不曉得怎麼想了!
一般進行「實徵研究(empirical research)」時,由於無法直接證明某項陳述(statement)為真,所以必須進行統計上的「假設考驗(hypothesis test)」,藉拒絕「虛無假設(null hypothesis, H0)」,來推論「對立假設(alternative hypothesis, H1)」可能為真。
在實務面,研究者大都習慣以「虛無假設(H0)」做為論文的「研究假設(research hypothesis)」,然後再以統計方法考驗「虛無假設」是否為真?在進行相關研究(correlational research)的過程中,H0的陳述通常是「X, Y兩個變項沒有線性關係」,若「假設考驗」的結果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(p0.05p0.01),表示拒絕(reject)H0,而接受(accept)與其對立的「對立假設(H1)」,即「X, Y兩個變項有線性相關」。其實p值是依據統計值推估H0為真的機率值(probability),它的"比較對象"是顯著水準(α)(α=0.050.01, 0.001),是在統計的過程中,做為判定拒絕H0、接受H1的數值。p值愈小,表示檢定的結果(統計值)愈顯著,也顯示"拒絕H0、接受H1"的可靠性愈大。
2. 研究者進行「相關分析」時,求得的相關係數(r)若達顯著水準,便會註記星號(*) (p0.05)那麼r是跟"什麼"比較,達到顯著水準?
t-test是在比較兩個「平均數」是否有顯著差異,比較的結果若達顯著水準(p<0.05),表示兩者在統計上有顯著差異,而拒絕了「兩個平均數沒有顯著差異」的「虛無假設H0」。那麼,相關分析所得之相關係數(r),在進行顯著性考驗時的"比較對象"為何?這是很多研究者平常不太會去注意的問題,因為跑完SPSS,列出的r便已註明是否達顯著水準,甚至還註記了p<0.050.010.001,研究者只要照抄下來即可,哪還需費心去思考「r是跟"什麼"比較達到顯著水準?」這件無關痛癢的事!
進行「相關統計分析」時,r的大小需經顯著性考驗來檢定是否達顯著水準,顯著性考驗(SPSS的統計分析程序)檢定的是H0 (無相關或r=0),所以,在統計分析的過程中,相關係數(r)是跟r=0 (無相關)比較,若達顯著水準,代表r值和r=0有顯著差異,亦即表示在統計的意義上,兩個變項之間有線性相關存在。
3. 撰寫研究報告時,相關係數(r)需要標記一個星號(*)(p0.05)兩個星號(**)(p0.01)或三個星號(***)(p0.001)嗎?
在相關(correlation)的推論統計中,相關係數(r)的顯著性與樣本數的大小有關。若樣本數小(N=25),縱使r並不小,但仍可能未達顯著水準;若樣本數大(N=300),即使r很小,也可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。正如前述,你可能會發現,在同一研究報告中,有可能r=0.44,標上p0.05r=0.21,卻標上p0.01,亦即r較大的是「顯著」,r較小的卻是「極為顯著」!因此,相關係數(r)標記一個星號(*)(p0.05)兩個星號(**)(p0.01)和三個星號(***)(p0.001),並加上*顯著、**極為顯著、***非常顯著〉的註記不但沒有什麼意義,甚至還可能讓論文讀者產生誤解。假若要標註顯著水準,建議也僅擇一顯著水準(p0.05)標註就好,不宜在研究結果分析表上,同時標記(*)(**)(***)
4. 詮釋相關係數(r)需要特別小心注意的事!
在解釋相關係數(r)有多大意義時,假若樣本數(N)的大小還算合理,除了解釋兩個變項是否有顯著相關(r是否達顯著水準)外,更重要的是要看r的大小,因為r的大小顯示了兩個變項之間線性關係的強弱程度。通常我們可以依據下表來解釋:
Coefficient ( r )
Interpretation
0.000.20
Indifferent, Negligible Relationship
0.200.40
Low Correlation
0.400.70
Substantial, Marked Relationship
0.701.00
High,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
此外兩個變項之間相關的強弱是取決於決定係數(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, r2),即相關係數的平方,而不是r註記的星號(*)數,也就是說標記三個星號(***)(p0.001)r的相關性,並不見得一定就比標記一個星號(*)(p0.05)r的相關性決定係數(r²)顯示這兩個變項共有的"變異量" (amount of variance common to the two measures)所佔的比率,例如:假若X變項與Y變項的相關r=0.60 (p<0.05)表示XY變項間有顯著的正相關;而決定係數=0.36,表示兩個變項共有的"變異量"36%,亦即Y變項的變異量中,可被X變項解釋的變異量達36%,反之亦然。
最後,還需要特別小心的是,詮釋相關係數時,達顯著相關只是顯示兩個變項有共變的現象("變異量"有部分重疊),千萬不可做任何因果關係的推論。
祝大家  統計順手!研究順心!
蟄居老叟@新店科芬園 (2020.06.30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