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談建構論(Constructivism)的學習觀
前記:疏離舌耕十餘載,以蟄居鄉野之心恣意論黌門,故稱「野談」。
在數十年的教學生涯中常可發現,有些學生固然很容易的一學就會,不過也有一些學生,不管老師怎麼講解,也不管解說幾遍,就是沒有辦法真正參透理解該習得的概念知識。科學學得好的人,譬如科學家,常會說:「科學很簡單,老師一教我就懂了!」其實,這樣「推己及人」的思考並不可靠,因為人有高矮、胖瘦、聰愚,個體之間差異甚大,尤其每一個人的生活經驗大不相同,對物象的看法和想法各異,在面對或學習新的事物時便難免難易互見,所以才有所謂「因材施教」的說法。那麼為何同樣的老師,同樣的教材,有些學生一學就會,而有些學生卻老是學不會呢?關鍵在哪?
近代的教育研究,在教學與學習理論和教學實務結合方面已有不錯的進展,這些研究成果轉化到教學現場後,教學活動設計便有了比較堅實的學習理論做基礎,而能更有效的促進學生學習。因此,身為科學教師,假若能習練各種科學學習理論,並試著將學習理論融入教學實務,當可有效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效益。不過學習理論可是各家爭鳴,論述各異,我們又該如何判斷應採行哪一種學習理論比較合宜呢?
在近代諸多闡釋學習者如何學習科學的理論中,我個人比較欣賞的是「建構論(Constructivism)」的學習觀。一般傳統的觀念認為:科學知識是客觀的,這些客觀的科學知識可以在適當的環境(譬如學校、書籍、傳播媒體等),經由一般的語文、實作或其他媒介來傳輸(譬如教學、學習、模仿等),因此在學校裡,老師的責任是將"客觀的科學知識",經由適當的教學活動傳輸(或灌輸)給學生。幾百年來,學校(學堂)的教學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實施的,但是,這樣的教學(學習)效果究竟如何?除了考試(評量)的"表現(分數)"之外,學習者是否真正習得科學知識,就少有人關注了!
然而就「建構論」而言,在知識的世界(領域)裡,並無所謂的眾人共享的客觀真理(reality)(即正確知識)存在。就個體而言,科學知識和概念架構(conceptual framework)都是暫時的,會不斷的改變(成長),當然也就稱不上是客觀的真理了。因此,「建構論」的學習觀強調知識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(譬如經由灌輸),而是具有認知能力的個體「主動建構」而得,所以學習是一種”主動建構”的過程。亦即,知識無法經由被動的灌輸來傳輸,學習者(學生)必須以其既有的「概念架構」為基礎,經由主動建構的過程才能獲得知識。也由於學生的學習並非被動的接受,因而有時便可能產生「教師教得很好,但學生卻沒學會」的現象。因此,教學的真義應該是在經由教學活動設計,有效的幫助學生建構知識,而不是傳輸知識。
已故的(2005.12.)美國卡通漫畫家Bud Blake所繪的連環卡通漫畫中,有一段卡通人物Punkinhead和他的兄弟Tiger以及他們的狗Stripe的故事—〈我教Stripe如何吹口哨〉,就對剖析「教與學」的真義,極具啟發性!
卡通漫畫家Bud
Blake所繪的連環卡通漫畫—
教師可以教得很好,但學生卻沒學會。
「建構論」的另一個論點是:學習者(學生)在接受教學之前,並不是一塊「空白石板(blank slate)」,教師想刻上什麼就刻上什麼;亦即,學習者心智之中對於科學物象、概念、原理等並非沒有想法(概念),相反的,他們都已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對物象的解釋,已有一套根深蒂固的概念(conception)來詮釋當下的所見所聞,這個在受教之前就已經存在的「概念(conception)」稱為「先存概念(preconceptions)」或「先前概念/知識(prior
conceptions/ knowledge)」。
因此,科學學習有時候並不像「邏輯實證論(Logical Positivism)」所主張的「經由客觀的觀察和實證發現真理」,而是學生以其既有的「想法」為基礎,來認識、理解要學習的科學知識的過程。
假若你相信這個理論,就意味著教學必須以學生的「先存概念」為起點,藉由特別設計的教學和學習活動,提供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情境,幫助學生建構科學知識,促進學生同化(assimilate)新的知識(概念),以促成「概念改變(conceptual
change)」。所以教師們的挑戰是要如何設計適當的教學策略,以促進學生改變其既有的想法(概念架構),接納新的科學知識,形成新的想法(概念架構)。因此,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,教師的任務應該是幫助學生發掘潛能和性向,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因為有興趣才有學習動機,有動機就會主動學習,而能主動學習就能主動建構知識,達到科學學習的目標。總括而言,Instruction is about helping
students how to think, not what to think!
蟄居老叟@科芬園 (2020.07.22.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