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新北市新店, Taiwan
老來蟄居於離水岸不遠的鄉居,傍晚常於新店溪畔迤邐而行,"晝伏而暮出",可稱「蟄居老叟」。

和美山遠眺碧潭

和美山遠眺碧潭

2016/03/24

學思有感之二:學習目標=教學目標?

當年修習「植物分類學」時,常常得在星期日到野外採集,在出發前,助教總會召集同學們行前講習。記得有一次到陽明山採集的行前講習」時,助教發給每一組一個大塑膠袋後,說道:「今天我們要採集100種植物,採到的植物就放塑膠袋中。」在採集旅程中,助教邊走邊用手上竹竿指向標的植物,在講解完該植物的名稱、特徵和生態之後,學生們就一擁而上各採下一小段枝條,繫上標籤放進塑膠袋中,接著再走向另一株標的植物……
午後,終於,助教指著路旁一株結滿紫紅色蓇葖果,內藏黑色有光澤種子的植物,說道: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100種了,這種植物叫"野鴨椿",學名是Euscaphis japonica屬於野鴉椿屬(Euscaphis)省沽油科(Staphyleaceae) ……」接著又說:「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結束!請各組察看一下總共採集了多少種植物?袋子裡面有100種的人請舉手。」他兩眼緩慢掃視了大夥之後,帶著一抹微笑說:「好,大家都很用心,下課了!」。不過當時的我,總感覺他的微笑實在有點怪怪的。
十餘年後,我教大一普通生物學,實驗課也偶而會帶學生到公館附近的山麓觀察植物,在邊走邊講解的過程中,一眼瞥見大部分跟著的學生,我說看什麼他們就看什麼,我若沒要他們觀察,他們就默默的跟著走或是邊走邊聊天,很少會主動探索小徑旁值得觀察的植物及其生態,更少有提問。有過幾次經驗之後,我終於領悟當年植物分類助教那抹詭異的微笑是什麼意思了!他要我們「各採100種植物」其實是他的「教學目標」,也是他要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學習成果,換另一句話說,他其實是要每一位學生"至少要認識100種植物,當然多於100種更好"。所以當他發現大部分學生都不多不少,只""了他「教」的那100種植物時,就只能詭異一笑了。
在漫長的就學歷程中,我們都知道老師教學時都會先訂好「教學目標」,對老師而言,「教學目標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「最低標」,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達成的學習成果。然而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各有不同,因此學生應該依自己的興趣和能力,訂定各自的「學習目標」才屬合理,亦即老師的「教學目標」其實只是學生訂定各自「學習目標」的最低基準。不過教學的實況是,學生都將老師的「教學目標」看做「學習的高標」,只要學會「教學目標」學習就算圓滿達成
前面所述修習「植物分類學」和任教大一普通生物學」的經驗也說明了,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科學時,往往太過被動,缺乏主動求知的動機和習慣,不太清楚自己想學什麼?應該學什麼?哪些東西值得學習?對老師教的或強調的部分可能還會認真學習,老師沒教或沒特別強調的往往就視若無睹,不曉得要不要學?如何學?我當學生時是如此,到了十餘年後我當老師時亦復如此,這種學習文化可謂十分"守恆",歷經數十年鮮少"演化"。面對這種普遍性的學習文化」,也就難怪中小學的老師們,逼不得已只好幫學生整理重要概念和劃重點,因為假若不如此,學生會連學習的最低標」都無法達到。大部分老師們雖明知道這樣做其實對學生的學習不利,可是在家長、學校和社會追求考試成績的壓力下,卻也無可奈何,只能繼續""了。這也就難怪為何我們學生的「學習文化」可以那麼的"守恆",歷經數十年沒有改變了。
或許現在開始要求老師不要再幫學生「劃重點」,試著想辦法幫忙學生養成主動求知、主動探究、主動學習、主動提問的習慣,可能可以為啟動「學習文化」的改變帶來一線曙光,不過,假若家長的觀念未改,社會的價值取向不變,要撼動這個根深蒂固的「學習文化」談何容易,更別說老師們會背負多少壓力了!
教育是立國之本,教育品質的良窳關係未來的國民素質以及國家未來的發展,我們每一位為人父母、為人師表者,以及主政教育政策的制訂和實踐(practice)的官員大人們,面對貫穿中小學乃至大專的「被動學習文化」對未來國民素質的侵蝕,能不慎思以求慎解乎?

蟄居老叟 於科芬園 (2016.03.24.)

2016/03/23

談壓力

我的個性可稱"龜毛",又有事事追求完美的性格,因而就注定了這一輩子難得閒逸,必須與"壓力"共舞的宿命。自年輕踏入學術路以來,"忙碌""擔心"就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伴奏曲。"忙碌"的是日子總是在準備教學、做研究以及應接不暇的學術與教育推廣服務工作中度過;而"擔心"的是教學、研究和服務是不是臻於完美。如此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幾無閒暇,直到退休。現在回想起來,幾十年的青春歲月就這樣揮灑的過了,難免滿心愧嘆!
更糟的是:伴隨 "追求完美" 而來的是無聲無息的「自我壓力」,人體固然具有承受和調適壓力的能力,不過,長期的壓力就如同被強力拉長的彈簧,終究有一天就會失去調適和恢復的彈性。「壓力」對身心健康的傷害是很驚人的,而最麻煩的是這種傷害是"無形"的,除了自己知道,別人是看不出來的。壓力超過身心負荷時,徵象之一就是身心產生病痛,如:心律不整、腸胃潰瘍、無由的頭痛等,不一而足。
就我而言,從年輕時就有心律不整的毛病,時好時壞,時而輕微,時而厲害,每次就醫,醫生均言我的心律不整不是器質性的,應是身心壓力大所引起,卸除壓力並勤於運動應可有所幫助。然而,醫生忘了說(或是不願意預先警告)的是:心律不整比較厲害時,如果導致心房顫動,對年輕的人雖並非特別嚴重,但對超過65歲的人,則可能相當棘手,因為心房顫動容易產生血栓,造成心因性腦血管栓塞。治本之道,唯有不要發生心房顫動,若心房顫動是由於壓力大引起,當然就得從解除壓力著手,有此痼疾的我,焉可不察、不慎處乎!

自前年九月初的那場不大不小的 "" 後,我一方面努力於修心養性,並試著改變"龜毛""追求完美"的個性,以求對己能清心恬淡,對人對事能寬容體諒;另一方面則儘可能的疏離昔日的學術同儕網絡,推卻各種開會、審議、應酬等活動,儘可能的不問"世事",好讓自己真正的「靜心療養」,以杜絕可能的再次患病。許多尚未退休的同僚、朋友不很了解其中緣由,以為我是不是得了「自閉憂鬱症」,把自己封閉起來,再也不肯伸手幫個"小忙"。不過自己的身心狀況自己最清楚,過去的時日由於人情世故的羈絆,總有諸多"俗事"待理,現已年逾古稀,是該看開放下,讓自己好好休息,品嚐一下"淨心閒適、從心所欲…" 的滋味,這樣應該不算過分吧!
祝大家  平安如意

蟄居老叟 於科芬園 (2016.03.23.)

2016/03/22

學思有感之一:生活也是學習

一個人對科學是否有興趣、是否喜歡科學,除了天賦的性向外,在中小學階段的「啟蒙」也十分關鍵。
我在鄉下長大,平常做的事不外乎顧牛吃草、餵食家畜家禽、種菜除草、從事農作、挖蚯蚓釣青蛙等,田間鄉野的一切就是我的生活天地。小學高年級時,被編到所謂的升學班,升學考試的壓力大,學習活動不外乎背誦與練習,因此並不覺得對哪一門學科特別有興趣。上了初一開始接觸博物,課程內容和自己幼時的生活經驗頗有關聯,覺得上課學到的動植物形態、構造和生理等,對我的日常生活經驗頗為「有用」,讓我可以了解生活經驗背後的原理,不但可以學到「知其然」,還可以「知其所以然」,因此學習興趣和動機自然就很旺盛當然也就「樂在學習」了。
初二、初三的理化課也有相同的經驗。在鄉下,農民自己住的房子通常是自己蓋,左鄰右舍相互幫忙。在建築房子的過程中,孩子們在旁依樣畫葫蘆幫忙打雜,當時就只覺得很好玩,等上了理化課,學了力學的「槓桿原理」、「滑輪組」等,課程內容與工作經驗相印證後,終於豁然了解其中的道理,讓當時的「好玩」化作豁然開朗的「有用知識,心中感覺興奮莫名,此時要對上理化課沒有興趣實在很難。
所以,科學教學假若能和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,自然就會產生濃郁的學習興趣,學習動機自然很強,也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,進而可以收舉一反三、融會貫通之妙了。
孩童的既有經驗會影響科學的學習,而「既有經驗」則是在日常生活中,經由觀察、體驗和學習逐漸發展形成,孩童平常就是以其「既有經驗」為框架,來認識了解日常生活所遭遇的事物和所觀察的物象,並以「既有經驗」為基本架構來學習新的知識、了解新的資訊,以及將「既有經驗」與新的資訊整合起來,使新的資訊(知識)同化到其以「既有經驗」所建構的知識架構之中,並以整合後的「新知識架構」來詮釋他所觀察和體驗的世界。因此,近二三十年來科學教育學者們主張:學習是「學習者」以其「既有經驗」為基礎,「主動建構知識(資訊)」的過程,實在很有道理。也因此,老師們教學是不可能將科學知識直接「灌輸」給學生,而只能應用適切的教學策略,安排適切的學習情境,來幫助學生以其「既有經驗」為基礎來學習(建構)新的科學知識。

不過,從另一個面向來看,現在中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環境,已與當年我讀中小學時大異其趣,雖然現在的中小學生對資訊科技、手機等通訊工具以及各種玩具等的使用與瞭解等,都要比我們當年強太多了,不過在另一方面的生活經驗卻相對的非常貧乏,尤其是對自然物象的觀察和體驗,乃至有關科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,實在貧乏,因而科學學習難免比較容易流於「讀科學」甚至「背科學」的「假學習」,而這也讓我們深刻瞭解為何經由「動手做科學」來學習科學是那麼重要了。有鑑於此,為人師、為人父母者能不「慎學」而後「慎教」乎!

蟄居老叟 於科芬園 (2016.03.21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