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對科學是否有興趣、是否喜歡科學,除了天賦的性向外,在中小學階段的「啟蒙」也十分關鍵。
我在鄉下長大,平常做的事不外乎顧牛吃草、餵食家畜家禽、種菜除草、從事農作、挖蚯蚓釣青蛙等,田間鄉野的一切就是我的生活天地。小學高年級時,被編到所謂的「升學班」,升學考試的壓力大,學習活動不外乎背誦與練習,因此並不覺得對哪一門學科特別有興趣。上了初一開始接觸「博物」,課程內容和自己幼時的生活經驗頗有關聯,覺得上課學到的動植物形態、構造和生理等,對我的日常生活經驗頗為「有用」,讓我可以了解生活經驗背後的原理,不但可以學到「知其然」,還可以「知其所以然」,因此學習興趣和動機自然就很旺盛,當然也就「樂在學習」了。
初二、初三的「理化課」也有相同的經驗。在鄉下,農民自己住的房子通常是自己蓋,左鄰右舍相互幫忙。在建築房子的過程中,孩子們在旁依樣畫葫蘆幫忙打雜,當時就只覺得很好玩,等上了「理化課」,學了「力學」的「槓桿原理」、「滑輪組」等,課程內容與工作經驗相印證後,終於豁然了解其中的道理,讓當時的「好玩」化作豁然開朗的「有用知識」,心中感覺興奮莫名,此時要對上「理化課」沒有興趣實在很難。
所以,科學教學假若能和學生既有的生活經驗相結合,自然就會產生濃郁的學習興趣,學習動機自然很強,也就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,進而可以收舉一反三、融會貫通之妙了。
孩童的「既有經驗」會影響科學的學習,而「既有經驗」則是在日常生活中,經由觀察、體驗和學習逐漸發展形成,孩童平常就是以其「既有經驗」為框架,來認識了解日常生活所遭遇的事物和所觀察的物象,並以「既有經驗」為基本架構來學習新的知識、了解新的資訊,以及將「既有經驗」與新的資訊整合起來,使新的資訊(知識)同化到其以「既有經驗」所建構的知識架構之中,並以整合後的「新知識架構」來詮釋他所觀察和體驗的世界。因此,近二、三十年來,科學教育學者們主張:學習是「學習者」以其「既有經驗」為基礎,「主動建構知識(資訊)」的過程,實在很有道理。也因此,老師們教學是不可能將科學知識直接「灌輸」給學生,而只能應用適切的教學策略,安排適切的學習情境,來幫助學生以其「既有經驗」為基礎來學習(建構)新的科學知識。
不過,從另一個面向來看,現在中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環境,已與當年我讀中小學時大異其趣,雖然現在的中小學生對資訊科技、手機等通訊工具以及各種玩具等的使用與瞭解等,都要比我們當年強太多了,不過在另一方面的生活經驗卻相對的非常貧乏,尤其是對自然物象的觀察和體驗,乃至有關科學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,實在貧乏,因而科學學習難免比較容易流於「讀科學」甚至「背科學」的「假學習」,而這也讓我們深刻瞭解為何經由「動手做科學」來學習科學是那麼重要了。有鑑於此,為人師、為人父母者能不「慎學」而後「慎教」乎!
蟄居老叟 於科芬園 (2016.03.21.)
蟄居老叟 於科芬園 (2016.03.21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