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新北市新店, Taiwan
老來蟄居於離水岸不遠的鄉居,傍晚常於新店溪畔迤邐而行,"晝伏而暮出",可稱「蟄居老叟」。

和美山遠眺碧潭

和美山遠眺碧潭

2016/03/24

學思有感之二:學習目標=教學目標?

當年修習「植物分類學」時,常常得在星期日到野外採集,在出發前,助教總會召集同學們行前講習。記得有一次到陽明山採集的行前講習」時,助教發給每一組一個大塑膠袋後,說道:「今天我們要採集100種植物,採到的植物就放塑膠袋中。」在採集旅程中,助教邊走邊用手上竹竿指向標的植物,在講解完該植物的名稱、特徵和生態之後,學生們就一擁而上各採下一小段枝條,繫上標籤放進塑膠袋中,接著再走向另一株標的植物……
午後,終於,助教指著路旁一株結滿紫紅色蓇葖果,內藏黑色有光澤種子的植物,說道:這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第100種了,這種植物叫"野鴨椿",學名是Euscaphis japonica屬於野鴉椿屬(Euscaphis)省沽油科(Staphyleaceae) ……」接著又說:「今天的課程就到此結束!請各組察看一下總共採集了多少種植物?袋子裡面有100種的人請舉手。」他兩眼緩慢掃視了大夥之後,帶著一抹微笑說:「好,大家都很用心,下課了!」。不過當時的我,總感覺他的微笑實在有點怪怪的。
十餘年後,我教大一普通生物學,實驗課也偶而會帶學生到公館附近的山麓觀察植物,在邊走邊講解的過程中,一眼瞥見大部分跟著的學生,我說看什麼他們就看什麼,我若沒要他們觀察,他們就默默的跟著走或是邊走邊聊天,很少會主動探索小徑旁值得觀察的植物及其生態,更少有提問。有過幾次經驗之後,我終於領悟當年植物分類助教那抹詭異的微笑是什麼意思了!他要我們「各採100種植物」其實是他的「教學目標」,也是他要學生必須達到的最低學習成果,換另一句話說,他其實是要每一位學生"至少要認識100種植物,當然多於100種更好"。所以當他發現大部分學生都不多不少,只""了他「教」的那100種植物時,就只能詭異一笑了。
在漫長的就學歷程中,我們都知道老師教學時都會先訂好「教學目標」,對老師而言,「教學目標」應該是學生學習的「最低標」,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達成的學習成果。然而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各有不同,因此學生應該依自己的興趣和能力,訂定各自的「學習目標」才屬合理,亦即老師的「教學目標」其實只是學生訂定各自「學習目標」的最低基準。不過教學的實況是,學生都將老師的「教學目標」看做「學習的高標」,只要學會「教學目標」學習就算圓滿達成
前面所述修習「植物分類學」和任教大一普通生物學」的經驗也說明了,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科學時,往往太過被動,缺乏主動求知的動機和習慣,不太清楚自己想學什麼?應該學什麼?哪些東西值得學習?對老師教的或強調的部分可能還會認真學習,老師沒教或沒特別強調的往往就視若無睹,不曉得要不要學?如何學?我當學生時是如此,到了十餘年後我當老師時亦復如此,這種學習文化可謂十分"守恆",歷經數十年鮮少"演化"。面對這種普遍性的學習文化」,也就難怪中小學的老師們,逼不得已只好幫學生整理重要概念和劃重點,因為假若不如此,學生會連學習的最低標」都無法達到。大部分老師們雖明知道這樣做其實對學生的學習不利,可是在家長、學校和社會追求考試成績的壓力下,卻也無可奈何,只能繼續""了。這也就難怪為何我們學生的「學習文化」可以那麼的"守恆",歷經數十年沒有改變了。
或許現在開始要求老師不要再幫學生「劃重點」,試著想辦法幫忙學生養成主動求知、主動探究、主動學習、主動提問的習慣,可能可以為啟動「學習文化」的改變帶來一線曙光,不過,假若家長的觀念未改,社會的價值取向不變,要撼動這個根深蒂固的「學習文化」談何容易,更別說老師們會背負多少壓力了!
教育是立國之本,教育品質的良窳關係未來的國民素質以及國家未來的發展,我們每一位為人父母、為人師表者,以及主政教育政策的制訂和實踐(practice)的官員大人們,面對貫穿中小學乃至大專的「被動學習文化」對未來國民素質的侵蝕,能不慎思以求慎解乎?

蟄居老叟 於科芬園 (2016.03.24.)